
如果你選擇以銀行總部作為職涯起點,或你正身處總行職場的某個角落努力打拼,不論你在哪一個單位,本篇文章將帶你認識「如何成為一位成功並發揮影響力的總部人」。
在總部要成功,意味著你得付出更多努力、承受更多壓力,還得面對一些看似沒有道理的組織運作,是一條極端辛苦的路。坦白說,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覺悟、也沒有特殊關係,那麼要在銀行總部一路走得順利,其實並不容易。這篇文章不會告訴你成功的保證公式,但你會在裡面看到,幾乎所有在總部走得遠、做出影響的人,都具備某些共通的能力與特質。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成為一位「不踩雷、工作生活平衡」的總部人,這篇文章可能不是你要找的。不過別擔心,我會在另一篇文章中告訴你,如何趨吉避凶、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同時成為組織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如果你對銀行業總部及前線業務的工作內容及挑戰有興趣,可以參考這篇介紹)
這篇文章重點
- 成功的總部人通常都有三個能力及特質:端到端的專業、整體視野、與跨部門的夥伴關係
- 能力的養成可以透過:主動爭取調動機會、承擔沒人想做的事、以及參加大型跨部門專案
- 除了能力之外,建立面對失敗的心理建設也是成功的關鍵
成功的總部人,需要這三種能力
一個領域的專業
「領域專業」是你在總部職涯中的基本盤。不論你負責的是財富管理、企業金融還是存放款業務,只要你能在其中一個領域中,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與獨立判斷的能力,就已經站穩了在總部生存的第一步。
但這裡有一個常見的誤區,也是平凡的總部人與成功總部人之間最關鍵的差異—真正的專業不是只懂你眼前那一塊,而是能做到「端到端」的理解與掌握。
什麼是「端到端的專業」?銀行是一個高度專業分工的龐大組織,你所屬的部門只是整體業務運作流程中的一環。以財富管理業務為例,若你在產品設計單位(如財管部),你主要負責的是商品的設計、上架、定價等產品端的功能。但財富管理的業務能否成功,還牽涉到前線的作業流程、系統支援、業務人員的訓練、業績推動與管理等等。
「如果你只懂產品本身,你的影響力就侷限在產品部門」。但如果你願意主動理解並掌握整體流程—包括作業流程、系統需求、通路銷售、教育訓練與推動機制,你會發現你不再只是「設計產品的人」,而是能夠發掘業務真正痛點、甚至有能力提出整體業務策略的人。
而當你具備這樣的端到端專業,你會發現自己在跨部門溝通時更有說服力、提出的方案更能落地,工作也會更有成就感。這不僅讓你從「能生存」邁向「能推動」,也將你從專業執行者轉變為具備整體視野的問題解決者。
整體視野:什麼是對整家公司最重要的事?
當你已經具備某個領域的端到端專業後,下一個挑戰就是:你能不能把這份端到端專業轉化為對整家公司有影響力的行動?
在總部,有不少人工作幾年後會陷入瓶頸,原因通常不是能力不夠,而是思維被困在「完成自己部門KPI」的框架中。他們習慣把問題界定在部門目標裡,避免涉入跨部門的複雜課題,或是不願碰觸那些長年懸而未決的「核心問題」,甚至因為主管一句「這部分不是我們的事」就選擇不再挑戰。
但真正能在總部被看見、走得長遠的人,往往是那些願意從整體角度出發,挑戰體制中沒人想碰的難題,並且有能力逐步推動的人。
你可能無法一次解決所有問題,但只要你能找到一條「各部門KPI與整體目標兼顧」的路,並且能穩穩推進,這就是你真正的價值所在。
這時,你的「端到端專業」就派上用場了。因為你了解整體流程與痛點,知道各部門的角色、利益與KPI,你就有機會找出一個能兼顧多方的推動方式—讓自己的部門有產出,也幫其他部門解決問題。而一旦推動成功,你會發現不只老闆肯定你,其他部門也願意跟你合作,你自然成為組織中少數「做事有效、做人圓融」的關鍵角色。
跨部門的夥伴關係
當你已經具備端到端的領域專業,也看懂了業務最核心的問題,你很快會發現—這些真正重要的事,沒有一件是靠自己部門就能完成的。
每一個核心問題,幾乎都需要跨部門協作才能解決。這時候,你就不只是個專業者,而要成為一個「整合者」—你能不能讓其他部門願意跟你一起動起來,就是能不能成功的關鍵。
而要讓人願意跟你合作,關鍵在於:你不能只是一個「來拿資源、爭亮點」的人。你必須讓人感受到,你是真的有誠意想把事情做好,也願意投入幫忙別人部門的事情、會主動了解對方部門的限制、痛點,甚至在有需要時幫對方解釋、找資源、扛壓力。
簡單來說,就是成為一個讓人願意幫助你的人。而這樣的夥伴關係不是靠說服來的,而是靠「日常累積」出來的—你是不是平常就願意多走一步、理解別人、在團隊裡補位、在專案裡不搶功?這些,才是長期建立合作默契的關鍵。
三種關鍵能力要怎麼養成?
前面我們談到,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總部人,你需要具備三種關鍵能力:端到端的專業、整體視野、與跨部門的夥伴關係。但這些能力不會自動出現在某一天,而是透過你日常的選擇與累積一點一滴打造出來的。
以下是幾個我認為最有效的養成方式:
1. 有機會就調動單位,學習新業務知識
不論是在同一部門的不同組別,或是跨部門的調動,只要有機會,都應該主動爭取。「千萬不要讓自己停止學習,卡在同一個業務太久」,因為你會越來越上手,也越來越舒適,之後有可能你就不想離開了。
當你已經把現在負責的專業摸透,學會了知識與運作邏輯,就要開始思考:下一步要去哪裡?能不能換組或換科?能不能換到另一個關聯部門?哪裡才能幫我學習到端到端的業務知識及運作。實際進入到另一個單位會是學習不同業務最快的方式
2. 承擔最困難、最沒人想做的事
如果你想快速成長,那就去扛下那個「最難、最卡、最沒人想碰的工作」。因為只有這種任務,會讓你在短時間以及壓力下逼自己全力投入、快速學習。
這些工作通常沒有現成的SOP,也缺乏成功案例可參考,甚至前人留下的紀錄也一片空白。但也正因如此,你會需要自己去理解相關業務知識,主動找前輩、跨部門同事請教,將零碎資訊拼湊起來,整理出整體現狀,再一步步思考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這樣的過程,雖然辛苦,卻能讓你真正看懂一個部門或是業務的運作邏輯,練出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實戰反應。更重要的是,當大家都在閃避這些麻煩事,而你願意站出來扛責任,主管一定會記得你,也更願意賦予你更多空間。
3. 爭取大型跨部門專案,並主動扛責
另一個關鍵的成長機會是—參與大型的跨部門專案,並且主動負責關鍵角色。
這樣的專案可以讓你接觸到不同的業務領域、不同部門的同事、不同主管的處事邏輯。你會在實戰中學會怎麼協調多方利益、怎麼面對衝突、怎麼用人際關係與同理心去換取支持及信任,也會更清楚不同單位在乎的是什麼、流程卡在哪裡、事情該怎麼推才有用。
以上三個方式不保證你會一路順風,但可以保證你比多數人更快看懂全局、看懂組織、也更有機會被信任與託付。
除了能力,認知現實與心態調整,是成功的關鍵
最後,我希望你能建立好心理建設,要成為成功的人,你必須要學習更多領域知識、挑戰全公司核心問題、並與跨部門團隊成為夥伴。這些過程絕對不簡單,甚至跟你的個性衝突,也可能挑戰既有利益,失敗也是常發生的事,但這一切都是正常的過程。
這些難解的問題,往往是公司已經存在十年、橫跨五部門、牽涉超過你三層權限的結構性問題,不可能一次就解決。但你要相信,每一次的推進,都是一種積累與鋪路。你今天讓對方願意討論,明天你就可能談成合作;你今天從小流程改起,未來你就可能重新定義制度。
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的嘗試,都會讓你學習更多:你會認識更多跨部門的夥伴,理解更深層的問題,開始接觸到更多的主管,這些過程,也會讓你在下一次的推動中更為順利。推動重要的事從來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你願不願意一次次站上場、一次次撐下來。
當你願意持續前行,即便看起來慢、看起來孤單,其實所有人都在看你怎麼做—不論是跨部門的同事,還是高層主管。他們會記得:這個人願意做難的事、願意負責任、也願意為了整體前進而努力。這樣的你,終將成為組織中關鍵的存在。
好了,時間差不多了,今天希望你帶走的重點是:
- 成功的總部人通常都有三個能力及特質:端到端的專業、整體視野、與跨部門的夥伴關係
- 能力的養成可以透過:主動爭取調動機會、承擔沒人想做的事、以及參加大型跨部門專案
- 除了能力之外,建立面對失敗的心理建設也是成功的關鍵
下一篇,我會來說明如何成為一個「不踩雷、工作生活平衡」的總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