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帶大家認識了產品與通路管理這兩個跟業務最直接相關的單位,也深入的探討這些單位的挑戰是什麼。如果你還沒看過,可以回頭先參考這篇,會對銀行業總部職缺有更清楚的認識,讓你求職路上不迷路。
這篇文章,我們要聚焦在銀行總部中的兩種常被忽略但非常關鍵的角色:業務支援單位與後勤支援單位。我們將以風險審查、數據分析與人力資源為例,帶你認識他們的工作內容,以及這些單位在實際運作上會遇到的挑戰與眉角。
這篇文章重點
- 業務支持單位中,風險審查工作是協助業務單位把控風險,健康地發展業務;而數據分析則是幫助公司發掘業務機會,推動業務增長的角色
- 後勤支持單位中,人力資源負責全公司人才的「選、用、育、留」。沒有好的人才就不會有業務增長機會,人力資源為支持業務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角色
- 無論業務支持單位或是後勤支持單位,發揮影響力的關鍵皆在於能不能瞭解目前公司策略、業務方向以及各部門的狀況,將部門的資源發揮在關鍵的業務推動上
業務支援單位–讓決策更穩健、成效更佳的幕後力量
業務支援單位的存在,目的是為了讓業務成長的過程中,能夠確保業務發展的方向能有邏輯、有依據地決策。這些單位不直接「銷售產品」,卻影響了業務的方向和成效,是總部內非常關鍵的單位。接下來我們會以風險審查及數據分析這兩個單位來說明為什麼業務支援單位這麼重要。
風險審查:在成長與風控之間取得平衡
風險審查的核心工作,是根據歷史數據、行為模型、客戶資料來預測每一位申請貸款客戶的違約機率,進而設計一套貸款審核邏輯。簡單說,他們決定了誰可以借、可以借多少、利率是多少。
但風險審查單位不是坐在電腦前就能決定一切的工作。實務上,風險審查人員必須和前線業務密切合作,才能了解客戶的真實背景與經營狀況(也就是所謂的 KYC:Know Your Customer)。例如,一位中小企業主看起來財報不漂亮,但實際上手上的現金流很穩,風險審查就需要靠業務的觀察來補足純數據的盲點。
換句話說,風控不是來「蓋章否決」業務的,而是跟業務一起找出可以借、但又不容易壞帳的方式,一起支持業務發展。
數據分析:挖掘潛力,打造業績成長的路線圖
數據分析單位是銀行業的新興部門,近幾年數據分析在銀行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尤其是在行銷與業務發展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找出潛在的高價值客戶、到推薦適合的產品組合、再到判斷最有效的接觸通路,這些都仰賴數據分析的幫助。
一個數據分析團隊可能會回答像這樣的問題:
- 我們的基金銷售為什麼最近下降?是產品問題還是客戶樣態改變?
- 哪一群信用卡客戶有機會對房貸有興趣?
- 通路推廣應該用簡訊、email、還是由理專一對一拜訪?
數據分析人員必須瞭解目前的業務發展及痛點,利用數據模型協助業務單位找到用肉眼無法發掘的趨勢及機會,並結合業務管理單位的推動經驗以及業務部隊的客戶實務,三方通力合作一起實踐數據模型發現的機會點,一起推動業務發展。
後勤支援單位–維持長期營運的穩定力量
支援單位除了幫助業務更好地成長,也需要讓整家銀行的內部運作穩定、順暢。這裡我們聚焦在人力資源部門單位的角色來跟大家說明工作內容。
人力資源:選對人、用對人、留住人
人力資源單位的工作可以濃縮成四個字:「選、用、育、留」。聽起來簡單,但每一件事都非常講究策略與執行力。
- 選:找到對的候選人,這不只是看學歷、經歷,更要看是否符合企業文化與職務需求。
- 用:將人安排在對的位置,特別是在大型組織中,部門與職能的匹配是一門學問。
- 育:設計培訓、輪調、導師制度等機制,幫助員工成長。
- 留:打造願意長期留下來的工作環境與制度,降低人員流動率。
舉例來說,如果某家銀行希望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放款業務,人力資源單位就需要提前佈局,包括:提前從校園找適合的人才、設計專屬的培訓計畫、調整績效與獎酬制度等。這些工作都必須跟業務部門深入溝通,不然很容易出現「人來了但能力成長不足支應業務」或「人進來但留不住」的窘境。
支援單位的挑戰–不是「支援」就可以不懂業務
很多人誤以為支援單位就只是「輔助」或「配合」,但實際上,真正能發揮影響力的支援單位,往往更需要理解業務、站在第一線的視角思考問題,並考量全公司的健康發展。下面我們來說明如果支援單位對業務策略及方向不理解的話,會造成什麼樣的問題:
風險審查的挑戰:平衡風險與業務發展
風控的最大挑戰來自於平衡風險及業務機會。如果對業務方向掌握不清,將導致業務無法發展。我們用下面兩個實際情況說明:
- 策略目標改變:目標客戶已經改變成中小企業了,若繼續用大型客戶的風險控管規則,客戶因為不符合資格而無法拿到貸款,業務策略將無法發展
- 審查對業務前線不信任:客戶的狀況必須倚賴業務員的KYC流程,若審查對於業務前線不信任,將造成貸款額度審查過於嚴格或需要更多流程確保KYC,導致貸款審查時效過長,這些都會影響業務發展
數據分析的挑戰:技術能否在業務應用
有些數據分析團隊喜歡鑽研複雜的模型與技術,卻忽略了對業務方向的理解,造成模型的結果無法被業務單位應用。數據分析單位的重點不在技術有多高深,而是能不能幫助業務做出更好的決策。這需要數據分析人員具備業務理解力、溝通力,甚至還要懂一些內部團隊平衡,才能推得動。
人力資源的挑戰:不懂業務,就淪為行政角色
在人力資源的職能中,最大的挑戰,就是是否真正理解業務發展的方向,並掌握各單位的人才現況與未來需求。如果人力資源單位只著眼於制度流程、招募流程與表面數字,而沒有深入了解哪些單位正在擴編、哪個職能缺乏關鍵人才、哪些中階主管未來可能升不上來,人力資源就沒辦法支持業務發展。這樣的狀況,人力資源的角色就會被邊緣化,變成只是執行流程、跑報表、辦培訓、發薪水的行政部門。
支援單位不是配角,是整個銀行能夠健康運作的關鍵
不管是風險審查、數據分析,還是人力資源,每一個支援單位都像是銀行運作中的關鍵零件。他們不像業務員那樣直接創造營收,但每一個決策、每一個制度的設計,都影響業務是否能有足夠資源支持公司穩定成長。
但支援單位能發揮影響力的關鍵在於能不能瞭解目前公司策略、業務方向以及各部門的狀況。當支援單位能夠跟業務管理單位及業務前線協力合作時,能發揮的空間甚至比其他單位還要大。
如果你是個邏輯思考強、喜歡協作與策略設計的人,總部支援單位或許會是你發展職涯的好選擇。當然,挑戰也不少,但如果能夠掌握業務邏輯、培養跨部門溝通能力,支援單位的舞台,其實比你想像得還要大。
好了,時間差不多了,今天希望你帶走的重點是:
- 業務支持單位中,風險審查工作是協助業務單位把控風險,健康的發展業務;而數據分析則是幫助公司發掘業務機會,推動業務增長的角色
- 後勤支持單位中,人力資源負責全公司人才的「選、用、育、留」。沒有好的人才就不會有業務增長機會,人力資源為支持業務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角色
- 無論業務支持單位或是後勤支持單位,發揮影響力的關鍵皆在於能不能瞭解目前公司策略、業務方向以及各部門的狀況,將部門的資源發揮在關鍵的業務推動上